【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 比 如,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强化党组织领导的 校长负责制、改善学生营养配餐、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等。 在这些新变化下,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在 该改革背景下,我国财政部、教育部对《中小学财务制度》 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于 2022 年 9 月 1 日起正式对外发布实 施。基于此,笔者以公立中小学校为基点,结合自己的多年 财务管理从业经验,拟对新《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进行解读, 希望能够对我国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与未来发展略 进绵薄之力。
【关键词】财务管理; 中小学校;改革;变化;
一、文章综述
2022 年 1 月 7 日,我国财政部对外发布了重新修订的财 政部令第 108 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2022 年 7 月 14 日,又与教育部联合重新修订并对外发布了财教〔2022〕 159 号——《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以下简称“新财务制度”)。 新财务制度将于 2022 年 9 月 1 日正式实施。
新财务制度是对我国当前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与基本财 务活动的新要求与基本准则,同时也是中小学校依法依规进 行资金管理、会计核算、以及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制度
保障。新财务制度对外发布的同时,省教育厅进一步提出, 各市县、各中小学校对新财务制度要高度重视,要学习好, 悟透、学深,落实好。在优先保障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加大 教育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借新财务制度“筹措 好、管理好、使用好”教育经费,切实保障高质量教育体系 的建设,全面落实与继续推行“两个逐年只增不减”目标。 同时要求,各市县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人员要根据资金情况进 行预算管理与统筹谋划,责任分明,切实做好经费管理与实 际财务工作。
二、新《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内容与改革重点
新财务制度共计 13 章 84 条,每一具体章节又包含逐条 细则。与原制度(13 章 77 条)相比,共有 68 个具体法条进 行了重新修订或者新增。新财务制度通过落实新的财会规章 政策,拟在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财务行为,促进国家教育改 革目标的更好实现。
笔者通过认真研读,认为与原制度相比,新财务制度主 要围绕地方政府严格落实双减政策、积极改善学生营养、针 对教育资源进行惠普性扩大整合等方面,重点针对中小学校 财务管理中诸如资产管理、会计管控、预算管理等薄弱环节, 有重点的进行了重新修订,笔者从十个方面对这些内容进行 了逐条梳理与解析。
三、新《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解读
(一)党组织作用更加突出 1.相关改动
新财务制度第 6 条提出,“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行党组 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同时明确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 校长有权依法依规负责教育教学工作,校长对财务资料和财 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负责。
2.重点解析
该改动突出了党组织领导的重要性,是切实保障党中央 的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落实与贯彻执行的必然要求,强 调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仅充分保障与发挥党 组织在中小学校的领导作用,还保证了校长的行使职权。对 党组织作用的突出,有助于我国各市县中小学校加强组织领 导、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
(二)制度的适用性和范围更加明确
1.相关改动
新财务制度第 2 条提出,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各县 市、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包含技工学校在内 的中等职业学校、专门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成人初等学校 和成人中学”。同时,制度第 82 条又补充规定,社会力量 举办的上述学校和幼儿园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2.重点解析
由上述规定可知,制度的适用性和范围都更加明确。对
于符合要求的民办学校,也不再强制要求执行新财务制度, 而是“参照适用”,在制度执行方面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三)财务部门、财务专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财务人 员的任职条件更加明确
1.相关改动
新财务制度新增了第 7 条,即我国各县市中小学校应该 合理配备财务部门, 由财务部门对具体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核算与管理。同时又指出,应该指定财务专人参与负责学校 重大项目建设、重要资源配置和重要资产处理等各项工作, 参与大额资金的使用决策,主管负责财务具体工作,依法依 规履行职责。
除此之外,新财务制度还在第 8 条中明确了财务专人的 任职条件,指出从事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具体人员应该掌 握国家各类财经、法律、税务规章政策,具备教育教学业务 管理的相关知识。第 9 条还提出中小学校和财务人员要提升 财务信息化水平,有效利用现代技术。
2.重点解析
新财务制度在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配置方面提出了硬 性要求,明确了财务专人参与资金运用、资产配置等重大事 项的决策和实施过程,有助于从财务视角保证学校财产安全, 同时这也是规范财务管理、明确与切实落实财务制度的基本 前提。
而且,新财务制度结合我国各县市中小学的实际情况, 对财务专人从专业能力和财务信息化实操性方面提出了更 高要求,凸显了人员选配的重要性。有效解决了我国部分中 小学校目前所存在的会计核算混乱的问题。
(四)中小学校食堂分类更加清晰,财务管理要求更加 具化
1.相关改动
新财务制度新增了第 10 条, 即要根据中小学校食堂的 配餐模式,分别实施不同的财务管理方式。比如, 自主经营 模式下,中小学校食堂的财务工作应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 管理,在学校现有财务账套下以分账核算的方式,如实反映 学校食堂收支情况,定期公开账实账务。结余资金待下一会 计年度留用。其次,委托经营模式下, 中小学校学校不得干 预食堂财务工作,但是要对其进行监督,明确权责,相关费 用支出也不得转嫁。第三,配餐或者托餐模式下, 中小学校 可以根据就餐标准统一收取(代收)餐费。
2.重点解析
新财务制度根据各县市中小学校食堂的不同经营模式 在共性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分类管理,分别从校办自主经营、 委托经营、配餐(托餐)服务三种方式提出具体财务管理要 求,核心目的是监督与制约学校食堂的经营,确保其非营利 性和公益性原则的有效落实,有助于解决财产混同的现实问
题。详见下表。
表 1 不同经营模式下中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要求
序号 |
中小学校食堂 三种经营方式 |
具体财务管理措施 |
核心目的 |
1 |
学校自办食堂 (自主经营) |
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负责具体性会计核算 工作,建立专门财务账套,年度留存资金可用于 下一会计年度使用。 |
确保各县市各 中小学校食堂 经营的公益性 与非营利性, 杜 绝 财 产 混 同。 |
2 |
委托经营 |
学校财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修缮、建设等费用 支出不得在食堂与学校之间相互转嫁。 |
|
3 |
配餐(托餐) |
可由学校根据就餐标准统一收取(代收)餐费。 |
(五)预算管理要求更加完善、细化 1.相关改动
新财务制度从预算编制依据、预算编制原则、预算分类、 预算草案编制规范和要求等方面均进行了细化,要求也更加 明确。首先,新制度第 13 条关于预算编制依据方面,增加 了“教育改革要求”;其次,第 14 条增加了勤俭节约和讲 求绩效的预算编制原则,旧制度中的“教学点”重新定义为 “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校”;再者,第 15 条将旧制度 中的“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的描述重新表述为“收入 预算草案”、“支出预算草案”;第四,第 17 条新增了“严 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第五,第 23 条增加了“全 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六, 第 45 条提出将专用基金纳入预算管理。
2.重点解析
新财务制度在预算编制依据、预算编制原则、预算分类、 预算草案编制规范和要求等方面的细化与完善,在表述方面 更加规范、准确、全面,便于会计核算的对应,突出了对教 育改革的经费支持和保障,也突出了财务制度对法人财产和 法人资格的尊重与保护,更加凸显了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的 重要性,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了保障,是与时俱进的时 代要求。
(六)课后服务性收费予以明确,“双减”政策的落实 更加到位
1.相关改动
新财务制度第 25 条,增加了“其他收入”的范围,进 一步规范了对在校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所收取的服务性收入 的概念,并要求在财务处理上计入“其他收入”。第 27 条 强调,我国各县市中小学校不得不经允许扩大收入范围,不 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在原有“不得隐瞒、 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的基础上,补充了“不得占用、 拖欠或坐支”。
2.重点解析
新财务制度关于新增课后服务等服务性收费管理的要 求,深化了其他收入的范畴,明确了学校的权利边界,进一 步强调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有助于加强对地方落实“双 减”政策财务行为的指导。
(七)资产管理被赋予了新的财务管理要求 1.相关改动
新财务制度第 48 条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和 要求。第 49 条又补充提出,我国各县市中小学校应依法依 规按照学校资产存量,结合资产配置标准、绩效目标等合理 优化资产,优先选择调剂方式,不能调剂的,再以采购、租 用、建设等方式。第 51 条新增了货币性资产核销审批的流 程。第 57 条明确了出租出借资产的前提条件和程序要求。
2.重点解析
新财务制度通过提出要按照国家资产管理和资产评估 的相关规定设置固定资产台账和实施具体资产评估工作,明 确了资产使用人与管理人的岗位责任,有助于全面提高资产 使用效率。作为资产管理方的中小学校,要针对国有资产管 理情况定期汇总编制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要使用国有资产台 账替代原有的固定资产卡片。其次,要求中小学校要定期和 不定期对现有固定资产情况进行盘点,核对账实账务具体情 况,实施国有资产动态监管,切实保障资产安全与完整。再 者,针对固定资产盘亏和盘盈情况,财务处理要与资产管理 的相关要求相对应,保证账账相符、账实也相符。第四,明 晰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及时依法办理资产权属登记。
关于资产管理方面,新财务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对资产管 理人员和具体使用人员的岗位责任进行了明确与规范,是对
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内控机制的再体现,满足了不同岗位之 间相互制约与相互监督的要求,强调了资产的科学、合理配 置,细化了资产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新财务制度还进一步 对存货予以规范,要求往来款及时清账,有助于提高资产使 用效益。关于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各县市中小学校不得 擅自处理,要报经上级主管机构审核同意后再报本级财政部 门审批同意。此外,我国各县市中小学校在不影响学校正常 教学活动的前提下,经过必要的可行性论证之后,可以对外 出租、出借资产。在此过程中要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八)对外投资管理的要求与责任更加明确 1.相关改动
新财务制度第 55 条,在关于对外投资的描述中,将原 有的“中小学校”重新描述为“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扩 大了中小学校的边界,强调了完整性。进一步要求中小学校 对外投资要符合国家规定,具备可行性投前调查研究,并且 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按照相应的权限和程序进行集体决策。此 外,新财务制度还对股权投资和权益管理责任进行了细化要 求。
2.重点解析
首先,新财务制度以“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替代“中 小学校”,指代性更加明确。对投资决策的规范要求也更加 趋向于内控管理的要求。明确指出各县市中小学校利用国有
资产对外投资时,应经过投前论证和集体,进一步强调了对 外投资管理的责任,不能“一投了之”。
(八)资产调剂流程和资产保值增值路径更加明晰 1.相关改动
新财务制度第 60 条提出,我国各县市中小学校凡是符 合条件的资产可以在报本级财政部门备案的基础上进行调 剂。范围包括:长期闲置、低效运转、超标配置的资产。第 61 条又在原有“中小学校应当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实行资产共享、共用”的基础上,新增了“确保资 产安全使用的前提”,还提出在共享共用的同时可以合理收 取补偿费用,该收入由学校统一纳入预算进行管理。
2.重点解析
新财务制度关于资产调剂、资产利用和保值增值方面的 规定,使资产管理更加细化,补偿收入也拥有了制度性规定, 变得合理而规范。
(十)大规模修订了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的内容与范围 1.相关改动
新财务制度第十一章是《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 本章 是对旧制度第十一章《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的重新修订。 第 69 条提出, 中小学校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要素无论是在 确认、计量方面,还是记录与报告方面,都应当以政府会计 准则为准绳。第 70 条又提出,权责发生制是财务报告的编
制基础,财务报告应当反应中小学校在特定日期内的财务状 况与经营情况。第 71 条和第 73 条分别明确了财务报告和决 算报告的内容。
2.重点解析
新财务制度的本章节属于“大改”内容,将财务分析纳 入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体系中,新增决算报告的作用与内容, 与《政府会计制度》中对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的要求相呼应。 制度一脉相承,彼此之间又相互衔接与映衬。笔者梳理了财 务报告与决算报告的构成和内容,相对比后形成下表。
表 2 财务报告的构成和内容
序号 |
财务报告的组成 |
具体内容 |
1 |
财务报表 |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 |
2 |
财务分析 |
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状况分析、运行情况分析和财务管理 情况等。 |
表 3 决算报告的构成和内容
序号 |
决算报告的组成 |
具体内容 |
1 |
决算报表 |
决算报表主要包括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等。 |
2 |
决算分析 |
决算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收支预算执行分析、资金使用效益分析和 机构人员情况等。 |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 比如, 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强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 负责制、改善学生营养配餐、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等。在这 些新变化下, 中小学校行业财务管理也面临着新要求。在此
背景下,新《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应运而生。笔者通过逐条 分析,以及与原有财务制度进行对比,择出重点内容形成上 述解析,希望在方便各位财务同仁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对我 国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用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重点难点解析——聚 焦 三 大 改 革 背 景 与 二 十 项 重 要 创 新 [J]. 会 计 之 友,2022(05):8-12.
[2]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财政部修订印发《中小学校财务制 度》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财务行为[EB/OL].(2022-8-14) [2022-8-10].
[3] 我国国有公立学校资产管理问题研究[D]. 黄德亮.吉 林大学. 2020
[4] 我国公立中小学预算管理研究[D]. 赵恒.西北大学.
2019
[5] 财务管理制度的缺陷与对策研究[D]. 张凯.暨南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