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管理会计》2022年04期,A银行以EVA为核心的多维业绩核算体系,打通了上游各系统,将财务和业务类指标融合聚类,形成了覆盖境内各级机构(含网点)、产品、部门、客户和员工的数据中台,为财务和业务管理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1.机构维度
A银行机构维度业绩核算以EVA为核心,涵盖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和网点五个层级,覆盖资金、费用、风险、税务、资本五大核心经营要素,包含资产负债类、科目类、效益类、业务量类、销售类、客户类、账户协议类、风险类等类型的指标。
银行会计核算体系有两大分支:一是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二是管理会计核算体系。基于两套核算体系,按照财务报表核算规则,分别生成财务会计机构业绩和管理会计机构业绩。A银行机构维度业绩使用的是管理会计总账,上游对接主机和财务会计核算系统获得财务会计总账,与集团业绩分成数据汇总,形成机构的管理会计业绩。
但是,由于A银行实行账务上收后,将营业网点总账上收到支行层级核算,网点层级没有财务会计总账,给各个营业网点的业绩计量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A银行搭建了以EVA为核心的网点业绩核算模型,通过管理会计的方式还原各项财务指标,生成各家网点的业绩视图。
2.产品维度和部门维度
商业银行分产品业绩核算体系的建立,就是要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所有内容全部按照产品进行分解,出具“产品资产负债表”与“产品损益表”,以此衡量不同产品占用的资源规模及相应的经济效益。
A银行搭建了以EVA为核心的产品业绩核算模型,形成各级机构的产品业绩表,主要涵盖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营业费用、风险成本、资本成本和税金成本等关键指标,依靠机构维度科目与产品间的对照关系形成各指标金额,但由于费用核算与产品匹配度低,营业费用如何分摊到产品是一大难点,为此A银行探索出了费用的归集分摊路径:一方面推进核算精细化,费用记账的同时要将其指定到某部门、某产品上,从源头解决费用归集问题;另一方面将归集到各个成本中心的费用,根据成本中心与产品的关系,按照相关动因参数(如业务量、资产负债规模等)将归集的成本向各个产品进行分摊。部门业绩等于该部门所辖产品的业绩之和,各层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部门产品对照参数表动态调整部门覆盖的产品范围及各产品业绩的分享比例,进而通过系统自动生成部门业绩,形成部门以EVA为核心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
3.客户维度和员工维度
A银行客户业绩核算体系下,客户业绩等于客户所持有的各类产品业绩之和,扣除相关内容的费用、风险、税金和资本成本。客户业绩以客户账户交易信息、费用系统、风险系统和经济资本系统等数据为源头,通过逐笔追踪、统计、分摊、汇总等计算出客户为银行带来的净收益。
员工是银行业务推进的“最先一公里”,是客户与银行连接的纽带,准确核算员工的业绩、调动员工营销积极性是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A银行客户业绩核算主要采用管户模式,通过客户经理与客户之间的管户关系,在客户贡献精准核算的前提下,根据客户经理管户客户所持有的产品、效益贡献以及分成比例,汇总出员工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