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信息化——嵌入区块链的跨组织管理会计创新案例分析

2024-08-08

 据《管理会计研究》2019年04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和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跨组织管理会计关注的对象从企业内部活动转向企业间活动,服务于跨组织整体的价值创造和竞争力塑造。区块链作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底层技术框架嵌入跨组织管理会计,正依托庞大的分布式信息网络发挥巨大的潜力。

  案例一:2017年12月,中化集团能源互联网小组应用基于数字提单和智能合约两大支撑、以透明高效和安全稳定为特点的区块链技术,完成从中东到中国的原油进口业务。这笔中国首单区块链原油进口交易,成功实现了交易执行效率的大幅提升与交易融资成本的有效节约。2018年3月,中化集团旗下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继而应用区块链技术完成从中国泉州到新加坡的汽油出口业务。这笔全球首单有政府部门参与的区块链项目,不仅突破了石油贸易区块链的场景落地,而且是全球首例在区块链中涵盖了大宗商品交易过程中多方参与主体的应用,参与主体包括中化集团下属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海关、银行、船东及货代公司等。中化集团先后两次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展原油进口业务和进行成品油出口交易,标志着中化集团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深度应用,以及在能源化工进出口贸易领域嵌入区块链的成功检验。

  案例二:四川长虹基于区块链的跨平台互联方案。2012年,长虹提出拥抱互联网的智能化战略与业务转型,下属子公司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提出“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跨平台互联服务”方案。总的来说,该方案共涉及五个类型智能合约的组合使用,包括物联网护照合约、激励规则合约、信任规则合约、平台互联合约和用户场景合约。该方案在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支撑的物联网环境下,构建区块链网络中不同平台和设备之间的信任关系,每个智能设备都将依据物联网护照合约得到一张“物联网护照”。如果用户需要设备跨平台互联,响应平台会根据互联合约为触发平台签发签证,每台设备都会由信任规则合约基于联动历史进行相关授权访问,每次联动操作的执行都将作为信用管理的基础和激励机制的依据,放入激励合约以保持平台之间的有机生态平衡。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案主要借助联盟链实现跨平台联动,即实现运营服务平台、监管机构和检测机构等多个主体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借助可编程和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达成多个业务主体间的联动合约组合,即达成一系列各方意志公平体现并可安全有效执行的合约。

  类似于以上的区块链应用案例,至少传递出两个方面的信号。一是区块链技术是大数据时代的新型互联网技术,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分布式”思想,会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独特的技术支持,对企业重构价值流通链条,进而实现信息与价值的同步传输起到关键作用。二是理论界经常提及的企业管理会计常聚焦于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而在区块链和跨组织关系的影响下,其定义边界越来越模糊,过于局限的概念内涵无益于管理实践。因此,企业跨组织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必须思考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挑战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