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操作指南(试行)
为进一步推进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指导各单位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财会[2012]21号)、《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以及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审计厅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通知》(浙财会〔2016〕6号)等文件精神,温州市财政局依据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发布的有效外部政策(截至2023年2月28日止),采用基于标准的方法,总结形成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六大经济活动业务的内部控制标准流程框架,制定了《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操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帮助单位识别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风险,持续优化完善内部控制措施,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具体工作步骤与内容如下:
一、工作步骤概述
第一步:收集《单位内部资料收集清单》(见附件1),了解单位内控现状;
第二步:依据《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标准对照表》(见附件2)(以下简称《风险评估标准对照表》),将单位内部资料与外部政策规定对标,查找差异,形成单位现阶段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3)(以下简称《风险评估报告》)初稿;
第三步:组织单位内部相关部门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分析与讨论,修订完善单位现阶段《风险评估报告》;
第四步:向单位领导汇报本单位现阶段《风险评估报告》,确定各业务内部控制改进方案及相关工作分工。
二、各步骤具体工作内容
(一)收集单位内部资料,了解单位内控现状
1.工作目标:了解本单位与六大经济业务(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相关的真实完整的内控现状。
2.工作内容:单位内控牵头部门组织单位内部相关业务部门参照《风险评估标准对照表》所列内容,收集本单位正在真实执行的与六大经济业务(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合同)相关内部资料,以此视同单位六大经济业务的内部管理现状。
3.注意事项:
(1)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内控工作应由单位牵头部门具体负责。
(2)对于散落在各部门的相关资料,应由资料存放单位进行收集整理,并按照真实、完整的要求,按照《风险评估标准对照表》进行风险评估,确保结果准确真实,发挥单位内控改进工作流程、堵塞风险漏洞的关键作用。
(二)依据《风险评估标准对照表》,将单位内部资料与外部政策规定对标,查找差异,形成单位现阶段《风险评估报告》初稿
1.工作目标:对标查找差异,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初稿。
2.工作内容:单位内控牵头部门将收集的单位内部资料,包括制度、流程、表单等文件的名称填入《风险评估标准对照表》中相关的 “单位内部文件”列,组织相关业务部门依据内控标准以及外部政策相关内容和单位的内部资料进行比对,将“有差异”的比对结果填入“对标差异”栏中,并在“应对建议”栏中填写改进建议或应对措施(对于“单位无相关文件”及“无差异”的情形,详见《风险评估标准对照表》中的填表说明),形成本单位《风险评估标准对照表》情况说明,并据此撰写《风险评估报告》初稿。
(三)组织单位内部相关部门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分析与讨论,修订完善单位现阶段风险评估结论
1.工作目标:单位内控牵头部门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对单位内控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明确相关问题涉及到的部门或岗位。
2.工作内容:单位内控牵头部门将《风险评估标准对照表》和《风险评估报告》)发各相关业务部门,引导相关业务部门参与内控工作,提出修改意见,并组织内部相关部门讨论,修订完善《风险评估标准对照表》和《风险评估报告》。
3.注意事项:
(1)在征求各相关业务部门意见的过程中,未收集到的单位资料,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并修订风评结论。
(2)单位内控牵头部门组织相关业务部门讨论需要形成文字记录。
(四)向单位领导汇报本单位现阶段《风险评估报告》,确定各业务内部控制改进方案及相关工作分工
1.工作目标:提请单位领导审议确定各业务内控改进方案,落实各部门相关工作分工,保障单位完善内控制度。
2.工作内容:单位内控牵头部门组织各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向单位领导汇报单位现阶段风险评估结论及内控改进方案,由单位领导协调确定并落实各部门在内控改进工作中的职责分工。
3.注意事项:
(1)如单位内控牵头部门在组织协调各业务部门参与内控改进工作过程中确实存在困难的,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单位现阶段的内控问题,提出相关改进方案并建议督促改进责任部门。
(2)单位内控牵头部门向领导的汇报过程以及领导的审议结果需要形成文字记录。
附件:1:单位内部资料收集清单.docx
2:温州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标准对照表.xlsx
3: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参考格式).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