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校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现状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内 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加速了校内资源整合提升资源使用 效率,有效的保证各项业务活动合 理有序开展。例如,在高校预算管 理过程中,预算申报的信息化服务 平台可以对预算数据进行收集、整 理、核对、审批,从源头上提高预 算数据的精确性和实效性,有效的 防止人工失误导致的预算数据差错。 但现如今传统式的内控信息化基本 建设思路,即依靠高校各部门现有 的经济活动管理服务平台,直接置 入内控管理制度的方式已经逐渐无 法适应高校内控建设发展的需要。 因此,如何解决传统式内控建设逻 辑思维下的各类问题,打造经济活 动和财务管理一体化的内控信息化 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内控信 息化管理作用和监督质量成为高校 内控建设重点科学研究之一。
二、 高校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
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相 比较一般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 其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经济 业务覆盖范围广,贯穿教学、科研、 行政等相关部门,建设过程持续推 动的工程项目。在建设全过程中要 紧密结合高校的各类经济业务,多 元主体共同参与即管理干部、一线 教师、实验科研人员、后勤员工等, 其核心在于使内控信息化能够对于 大量的经济业务数据进行高质量、 高效率的加工处理和归纳总结,保 持持续良性运转,使其达到最佳状 态。但由于不同高校的内控信息化 建设缺少相适应的内控制度作为支 撑,在建设过程中则需要付出更高 的时间成本和工作精力,导致各高 校之间内控建设发展差距逐渐扩大, 内控引领作用发挥失效,导致监督 效率低下、文件执行不到位,相关 工作中只能流于表面,无法实现内 控管理预期目标。从总体上看,现 阶段高校内部控制信息化管理建设 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内控 体系分散化
高校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所包 含的经济业务种类繁多,各种业务 活动之间联系密切并且涉及多个部 门参与协作,所以需要在内控信息 化建设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部门项 目进行内控管理,统一规划经济业 务活动并开展归类,例如项目归口、 审核、签字以及相关的责任区划分 等。但是现阶段,高校内部控制信 息化管理基本停留在表面,内控信 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所涉及到部门业 务控制模块极为分散,各部门自成 一派研发适用于本部门经济活动的 信息管理系统。而财务部门对数据 安全保密性要求较高,形成独立于 互联网和其他业务系统之外的一套 账务管理工具,由于信息不对称的 问题导致财务数据更新滞后,无法 为管理层提供有效决策参考和应对 风险问题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阻 碍了高校内控建设的发展。
(二)制度建设滞后并且流程 繁杂权责不清
内控制度不健全成为许多高校 进行内控信息化建设遇到的一块''绊 脚石"。在内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相关部门打着内控信息化建设的幌 子仅仅对一些简单业务工作内容开 展梳理和总结,随后对部门规章制 度进行适度修正,缺乏对内控信息 化建设实际情况的考虑,许多方案 并没有根据本部门实际业务进行统
一规划,程序设计极为繁杂,目标 定位不合理难以实现,严重拖延了 高校内控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一方 面,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存在应付心 态,草草了事,造成内控信息化建 设与实际业务联系不密切,内控管 理体系中具体内容存在分歧、重合、 交叉、缺失,通常;另一方面,部 门领导、项目负责人依旧采用传统 的手段解决问题,当部门之间业务 发生交集时,对彼此双方职能和规 定不了解,所属项目权责划分不明 确,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和公共资源 浪费,制约高校内控信息化的建设。
(三)缺乏管理决策,难以进 行风险预警和评定
高校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是一 个时间相对较长且复杂的过程,看 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针对各个流 程节点可能出现的风险,缺乏相对 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同时各部门之 间业务管理系统相互独立,缺少关 联,导致信息统一汇聚极难共享, 无法充分发掘潜在的信息参数,对 可能出现的风险未及时发现。因此, 管理人员所提供业务活动的管理决 策和意见反馈对指导内控信息化建 设的下一步改进方向至关重要。通 过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对业务活动信息进行科学决策、执 行方案改进优化、分析可能出现的 风险源头,充分发挥内控预警机制, 进一步优化内控信息化建设方案, 推进内控信息化建设进度。
三、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 的对策措施
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加 速发展,怎样建设高质量高效率的 内部控制信息化体系,规范高校内 部治理结构,确保经济活动开展程 序合规、行动高效、效果显著,成 为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建立与’‘双 一流"院校内部管理相适应的内控 制度,打造业务流程强化、运作高效、 责任划分明确、信息预警及时的内 控信息化服务平台,既能为高校’‘双 一流"建设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 条件,又能推动高校形成核算、决策、 执行、监督四位一体的内部治理结 构,将内控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到工 作的各环节、全流程,做到内控全 面覆盖,进一步推动高校内控建设 从外在的规范工具转化为内在自我 约束。因此,在高校内部控制信息 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个 方面:
(-)制度先行、重组流程、 明确权责
内控制度是内控信息化建设的 重要保障,建设统一制度信息管理 平台,整理和归纳各种经济业务活 动分类,标准和量化分析的各种制 度规定,这也是高校内控信息化建 设的前提条件。然而,内控制度的 执行非常容易成为无源之水。高校 要依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等对内 控制度的总体要求,系统梳理经济 业务活动的流程,结合业务和责任 双层面的风险控制,建立健全内部 控制制度。除此之外,内控信息化 建设还要重视信息管理水平,即制 度必须确立、流程必须清楚,权责 必须明确,标准能够衡量,并能通 过数字化系统实现操作。尤其是对 多部门参与的重要经济项目流程进 行重组时,要依据各个工作部门的 管理职责和权限,从项目的具体内 容和责任划分全方位梳理业务流程。 根据对每个项目的具体分析,确立 总体目标、具体内容,分析现行的 内控制度与业务流程交叉、重合、 分歧、缺失、关联弱等问题,对滞 后的内控制度进行修订,明确权责 划分,实现内控制度与内控标准相 —致,确保内控制度与内控信息化 建设相统-。
(二)强化内控功能,注重效 果
为了更好的对高校经济业务活 动进行全方位跟踪监督,内控信息 化建设要充分灵活运用现代信息化 手段。首先,要将经济业务活动的 主题内容、实施方案、预期效果等 深层次地嵌入业务活动实施的各个 环节。依据业务活动开展的逻辑顺 序和完成进度,将各类经济业务的 决定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融 进到内控信息服务平台,优化各个 环节中主体的角色职能,明确内控 岗位职责分工。其次,要确保关键 信息控制模块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 和业务协作,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 实时监控并及时调整资源配置,既 能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又能提高内 控管理能力和执行效率,避免资源 的浪费。最后,再将内部控制制度 嵌入内控信息服务平台,同时高校 还应当充分了解到内控信息化管理 并不是无限制的"加减法",过度 的给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具体内容会 使得审批流程更加繁琐,并不会提 高内控信息化管理水平,反而会适 得其反。因此,要推动高校内部控制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在建 设中准确把握内控信息化定位功能, 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对项目的目标、 实施过程、效益、影响和可持续性 进行评价。
(三)动态评定和跟踪反馈机 制参与内控决策管理
高校内控规章制度和内控信息 化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制度的优势 通过内控管理平台发挥出来,平台 的运转依靠内控制度的支撑。但内 控信息化的建设具有复杂性和独特 性,各种经济业务活动开展的过程 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 动态评定和跟踪反馈机制在高校内 控信息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内控管理工作的重心由以前的 '‘被动型'’转为"主动型",采用 动态数据筛选、数据存储库共享、 互联网数据管理等技术手段,提高 数据分析整理能力,梳理问题导向, 严抓问题整改,构建行之有效的监 督、制约、协调机制。同时根据将 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的结论纳入内 控数据存储库管理,合理剖析内控 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管 理方式的缺陷和内部治理的薄弱点, 降低经济业务活动舞弊风险的发生, 成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内部控制的 手段,切实发挥内控信息化的实际 效用。
四、总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 校所应对的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和 不确定性,对高校各项经济业务活 动正常开展造成影响,给高校内控 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挑战。面对财 务风险不断升级,迫切要求高校强 化内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内控管 理体系,完善内控管理机制,提高 内部管理水平及风险防范能力,实 现价值目标。高校内控信息化建设 是顺利开展经济业务活动可靠保障, 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确保经济活 动合法合规有序进行,成为高校加 快"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提 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手段。
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